ET、CK-18 M30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京京; 王会丰; 刘家铭; 张瑛; 刘欢; 刘万里; 戴光荣*; 常剑波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9, 17(02): 11-16.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内毒素(ET)和细胞角蛋白-18 M30(CK-18 M30))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完全随机配对将6只分配到观测组,14只按体重配成区组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饲以基础饲料,实验组与观测组饲以高脂饲料。每隔4周从观测组随机选取2只大鼠,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是否达到NASH,若达到,处死对照组和实验组全部大鼠。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CK-18 M30、ET,肝组织进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结果 12周末大鼠病理评分、肝指数、血清ALT、TG、LDL、GGT、CK-18(M30)、E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体重低于对照组(P<0.05),AST、GGT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LT与病理评分无相关性(P>0.05);血清TG、LDL、TC、CK-18 M30及ET与肝脏病理评分呈正相关(P<0.05)。CK-18 M30+ET的AUC面积为1.000。CK-18 M30+ET的敏感度100%、特异度100%。结论血清ET与CK-18 M30水平联合检测有望成为NASH新的无创检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