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文化宫是20世纪50年代由各地工会系统创立及运营管理的职工公共文化产品的主要承载者,在计划经济时期充分履行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但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20年来,很多工人文化宫都经历了生存、转型、创新三个发展阶段,有的依赖政府拨款,有的以经济收入为导向的经营模式。但一切以经济收入为导向的经营思路在近些年的运营中出现了不少问题,而且也与工人文化宫服务职工的公益属性南辕北辙。本文对目前文化宫运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对做好工人文化宫公益性和经济性相统一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