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小脑对卒中后失语的潜在作用:基于格兰杰因果分析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晓彤; 李娜; 陈兆聪; 梁井凤; 喻勇; 武惠香; 康庄; 丘卫红*
来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12): 1458-1463.
DOI:10.3969/j.issn.1006?9771.2021.12.012

摘要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rs-fMRI),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GCA),探讨左侧大脑半球卒中后失语(PSA)患者语言相关脑区的功能重组状况,为PSA语言网络重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19例左侧大脑半球PSA患者(病例组)和17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行rs-fMRI扫描,病例组行中文版西方失语症成套检验评估。采用Restplus软件包对fMRI数据进行分析,选择组间对比低频震荡振幅值(ALFF)有明显显著性差异的区域作为感兴趣区(ROI),运用GCA分析有效连接的差异。结果病例组全脑ALFF低于对照组,其中左侧额下回三角部(LIFGtri)及左侧额中回(LMFG)的ALFF值低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相比,LIFGtri到LMFG以及LMFG到右侧小脑CrusⅠ的有效连接强度降低;右侧小脑CrusⅡ到LIFGtri、右侧小脑CrusⅠ到LMFG的有效连接强度增高。结论 PSA患者LIFGtri和LMFG的ALFF值明显减低,伴随LIFGtri→LMFG的有效连接降低;右侧小脑CrusⅠ、Ⅱ分别对LMFG、LIFGtri的有效连接增强。右侧小脑可能是PSA患者促进语言恢复的潜在调控位点。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