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Ang(1-7)对室颤大鼠心肺复苏后心肌损伤及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室颤大鼠心肺复苏后模型(CA-CPR-ROSC),38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6)、CA-CPR-ROSC实验组(n=20)、ROSC后Ang(1-7)实验组(n=12);根据30min复苏结局分为ROSC成功组(S组,n=14)与ROSC失败组(F组,n=6),记录复苏1、2、4、6h大鼠心率、平均动脉压、±LVdp/dtmax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Ang(1-7)水平;12只获得ROSC成功的大鼠分为ROSC对照组(n=6)、Ang(1-7)组(n=6),记录给予Ang(1-7)2、4、6h后心率、平均动脉压、±LVdp/dtmax变化,6h后采集全血标本,ELISA法测定血清cTnT、BN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OSC后HR、MAP、±LVdp/dtmax下降均有明显差异(P<0.01);与F组相比,S组大鼠血清中Ang(1-7)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Ang(1-7)组大鼠的HR、MAP、±LVdp/dtmax绝对值均下降、6h后血清BNP及cTnT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OSC对照组比较,Ang(1-7)组大鼠在ROSC后4、6h的±LVdp/dtmax绝对值升高,在ROSC后6h血清BNP、cTnT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1-7)对室颤大鼠心肺复苏后心肌损伤及心功能有保护作用。
-
单位贵州省人民医院; 遵义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