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长江口浑浊带至口外海滨区是流域来沙“源汇转换”的主要区域,研究大通站减沙70%背景下区域含沙量及悬沙通量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82与2013年洪枯季大小潮水沙现场观测数据开展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因流域来沙显著减小,与1982年相比,2013年枯季大小潮以及洪季小潮的垂线平均含沙量和潮周期悬沙通量均分别减小40%与25%;(2)受河口航道整治与围垦等工程影响,局部区域水动力条件增强,成为2013年洪季大潮期间,北槽与南槽垂线平均含沙量与潮周期悬沙通量分别增大80%与114%的重要原因;(3)源汇转换表现为2013年洪季南汇近岸区域向口内输送为主的泥沙较1982年增加101%,该部分泥沙成为南北槽输沙循环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成果对定量评估流域减沙与局地工程在河口区的响应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
单位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