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经鼻内镜颅底手术后蝶窦炎的致病原因,总结其诊断与治疗特点并评价预后。方法纳入2005年6月至2017年12月行经鼻内镜颅底手术后继发蝶窦炎的患者共24例,采用扩大内镜经鼻入路手术开放蝶窦并清除病灶;通过鼻窦CT、MRI、鼻内镜检查,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和Lund-Kcnncdy评分评价患者预后。结果临床表现以头痛(21例,87.50%)、鼻塞(11例,45.83%)、流涕(9例,37.50%)为主要症状。术前鼻窦影像学检查可见广泛性蝶窦壁骨质增厚和(或)蝶鞍骨质不连续,蝶窦壁黏膜呈中等强化征象;术中鼻内镜下可见后组筛窦和蝶窦区黏膜水肿、息肉、瘢痕形成。手术前后VAS评分之头痛(F=118.961,P=0.000)、鼻塞(F=3.519,P=0.035)、流涕(F=30.563,P=0.000)和Lund-Kennedy评分(F=26.064,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术后3和12个月V AS评分之头痛(均P=0.000)、流涕(均P=0.000)和Lund-Kennedy评分(均P=0.000)均低于术前。结论经鼻内镜颅底手术视野不充分,不恰当应用人工材料可导致蝶窦炎症反应,引起较严重的头痛、鼻塞和流涕症状;以内镜下扩大开放蝶窦,清理窦内病变组织和修复材料为首选治疗方法,从而改善症状和使黏膜上皮化。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