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学性”最初主要是从语言诗性的角度来定义的,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和英美“新批评”都主要是从语言诗性的角度研究文学,成就卓著。今天我们应该回到“文学性”的初始意义,回到从语言诗性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学及其“文学性”。文学研究有各种模式,每一种模式都具有其合理性,而从语言诗性的角度研究文学则是最重要的模式。文学首先和最终都是语言的艺术,其“文学性”就在语言之中,文学语言没有“背后”,“透过”或者脱离语言研究文学都是违背文学本性的。从语言诗性的角度研究文学,其方法、对象、路径等都会发生变化。汉语是伟大的语言,具有诗性,汉语的诗性可以区分“古代”与“现代”两个维度,古代汉语的诗性主要体现在“字思维”以及含混性、音乐性、形象性、想象性、虚构性等方面,现代汉语的诗性主要体现在“词思维”以及直接性、歧义性、暗示性、情感性、叙事性、象征性、隐喻、陌生化、戏仿、矛盾组合、复杂语义、张力、悖论、反讽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