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治疗脾功能亢进合并血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住院并确诊为脾功能亢进合并血细胞减少患者87例,分为沙利度胺组(n=33)、对照组(n=32)和手术组(n=22)。沙利度胺组给予内科治疗+沙利度胺治疗,对照组给予内科治疗,手术组给予脾脏切除治疗。比较3组治疗3、6、12个月后的血常规和脾脏大小。结果 3组在性别、年龄、原发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沙利度胺组和手术组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和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方面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的WBC、Hb、PLT和NEUT较治疗前降低(P<0.05)。WBC方面,治疗3、6、12个月后,手术组显著高于沙利度胺组和对照组(P<0.01);治疗6、12个月后,沙利度胺组的WB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b方面,沙利度胺组和手术组治疗3、6、12个月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沙利度胺组和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方面,手术组治疗3、6、12个月后高于沙利度胺组和对照组(P<0.01);而沙利度胺组治疗12个月后高于对照组(P<0.05)。NEUT方面,手术组治疗3、6、12个月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手术组治疗后的3、6个月的NEUT显著高于沙利度胺组(P<0.01),而在治疗后的12个月后,两组的NE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脾脏大小方面,手术组治疗前的脾脏大小显著大于沙利度胺组和对照组(P<0.05),而沙利度胺组和对照组两组脾脏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沙利度胺组脾脏大小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0.05),对照组脾脏大小较治疗前增大(P<0.05),且沙利度胺组治疗后的脾脏大小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能有效的治疗脾功能亢进合并血细胞减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免疫调节、减轻溶血等多因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