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科2013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感染性休克患者,就其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感染部位、病原微生物、基础疾病、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临床转归等与同期未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入组的96例患者中肺部感染居首位,占46.8%(45/96),其次为腹腔感染[32.4%(31/96)]。96例患者中培养分离出病原菌者21例(21.9%)共2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为78.3%(18/23),革兰阳性球菌为21.7%(5/23)。发生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年龄、糖尿病、住院时间、ALB、CRP和PCT等与同期未发生感染性休克的肝硬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324、P <0.001,χ~2=16.146,P <0.001,χ~2=30.007、P <0.001,χ~2=26.984、P <0.001,χ~2=88.821、P <0.001,χ~2=96.028、P <0.001)。9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感染性休克病死率为39.6%,显著高于未发生感染性休克的肝硬化患者(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070,P <0.001)。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较高,与患者年龄、病原微生物、感染部位、糖尿病病史、住院时间相关;ALB、CRP和PCT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早期敏感检测指标。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