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搜集整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将云南的区域变质作用划分为6种类型,分属5个变质作用时期。低压区域动力热流变质Ⅰ型、中压区域动力热流变质发生在吕梁期(Pt1)、晋宁期(Pt2),与结晶基底、褶皱基底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区域低温动力变质Ⅰ型形成于晋宁期(Pt2),与褶皱基底的形成有关;区域低温动力变质Ⅱ型形成于华力西一印支期(P2-T)、燕山期(K2),是古特提斯洋、中特提斯洋封闭过程的产物;低压区域动力热流变质Ⅱ型形成于燕山期(K2),可能是造山晚期地幔热流沿断裂上升的结果;埋深变质作用形成于燕山期(K2),是兰坪一思茅拗陷急剧沉降的结果。不同类型的区域变质作用的时空分布与地史演化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演化规律。
-
单位云南地矿国际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