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遵循着"以生言性"的传统,《吕氏春秋》抛开了人性的形上意义,以情欲为人之本性,把适当地满足欲望看成修养身心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统治阶级治国理政的手段。与《吕氏春秋》不同,董仲舒关注的是人性的形上意义,通过教化进而节制情欲是其人性论的主要内容。二者从不同的角度拓展了人性论。

  • 单位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广东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