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孝道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郑露璐; 罗连祥
来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3, 43(03): 23-28.
DOI:10.16751/j.cnki.hbkj.2023.03.019

摘要

荀子从其人性论出发看到了孝的特殊性,一方面出自人之真情,“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者也”;另一方面也会面临矛盾对立,“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主要通过礼来解决孝道“感而不能然”的问题,即通过外在的制度和规范使孝得到体现和落实。荀子的孝道思想突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无论是谏亲还是谏君都要以道义作为孝道的最高准则,从根本上来说荀子力主孝道是为了让人性趋向于善的一面。因此,荀子的人性论并非可以望文生义地认为是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上,其孝道思想的人性基础既有儒家追求道德内涵的传统基因,也受到了道家珍视生命尊重自然真情的影响,更有隆礼重法群以别分的现实考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