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山造山带作为中亚造山带南缘一个重要的构造带,经历了长期、多阶段、多地体的增生-拼合过程。北山造山带内具有广泛的前寒武纪基底分布,且古生代地壳显著增生。因此,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旨在进一步厘定北山造山带在新元古代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构造演化过程,研究北山造山带内前寒武纪基底的归属,探讨其在古亚洲洋演化乃至更大尺度构造演化中的地位。在甘肃北山南带铜矿道班—红沟山—大湾铁矿厂一带分别采集了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和流纹岩,并对2套样品进行岩相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样品的主量元素均具有高硅、富碱、富钾、过铝质、低镁、低钙特征。稀土元素均表现出明显的轻、重稀土元素分异现象,以及负Eu异常的特征。微量元素均表现出Nb、Ta元素等高场强元素亏损,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的特征。岩石的U-Pb测年结果非常接近,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的锆石年龄加权平均值为892.3±5.1 M a,流纹岩的年龄加权平均值为870.4±4.5 M a。所有证据表明,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为S型花岗岩,形成于碰撞环境,且源岩(浆)来自于古老地壳沉积物质再循环;流纹岩则具有A2型花岗岩的特征,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且源岩(浆)来自于深部地壳物质部分熔融。这2套岩石的形成表明,北山造山带在890~870 Ma经历了板块碰撞-后碰撞的构造转换过程。约890 Ma之前的板块碰撞代表了对罗迪尼亚(Rodinia)超大陆汇聚的响应,约870 Ma的伸展则代表了古亚洲洋在该区域内开始孕育,且这次伸展作用可能与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