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改良外侧小切口入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8例患者参与实验观察,同时随机分配患者入组,Ⅰ组(n=29)采取标准后外侧Gibson入路,Ⅱ组(n=29)经改良外侧小切口入路处理,分析评估两组手术入路的应用情况。结果两组在切口长度方面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Ⅰ、Ⅱ组术后6周的髋臼外展角依次是(43.8±4.52)°和(44.3±4.13)°,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髋臼前倾角依次是(18.8±5.14)°和(13.3±3.88)°,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术后6周的Harris与VAS评测结果均显著优于Ⅰ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24周Harris与VAS评测结果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改良外侧小切口入路对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切口较小、疼痛缓解较快,并可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