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多症状与少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对不同吸入性药物治疗的反应, 包括急性加重和症状改变。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研究对象为2016年12月至2022年2月湖南与广西两地12家医院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 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数据、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评分和吸入药物方案。依据CAT和mMRC评分, 患者分为多症状组(CAT≥10分或mMRC≥2分)或少症状组(CAT<10分和mMRC<1分);随后根据吸入药物方案分为四个亚组:长效抗胆碱药(LAMA)组、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组、LABA+LAMA组和LABA+LAMA+ICS组。所有患者随访1年, 最小临床改善(MCID)定义为患者6个月CAT评分下降≥2分, 临床症状恶化(CSD)定义为患者6个月CAT评分增加≥2分。结果共纳入929例慢阻肺患者, 其中多症状慢阻肺患者719例(77.4%), 少症状慢阻肺患者210例(22.6%)。少症状慢阻肺患者使用不同吸入药物方案治疗后, 各亚组间MCID、CSD、急性加重及住院次数、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症状慢阻肺患者中, 相较于使用LAMA或LABA+ICS者, 使用LABA+LAMA或LABA+LAMA+ICS者更能获得MCID, CAT评分改善更明显, 且急性加重发生的风险更低(均P<0.05)。结论少症状慢阻肺患者应予以单药LAMA作为初始吸入性治疗药物, 多症状慢阻肺患者应予以LABA+LAMA作为初始吸入性治疗药物。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