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真实世界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停药患者的无治疗缓解(treatment free remission, TFR)情况, 及二代TKI在TFR方面是否优于伊马替尼(IM)。方法对来自国内8家血液病治疗中心的自2013年6月至2021年3月期间停用TKI且有明确停药结局和相对完整临床资料的274例CM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影响CML患者停药后TFR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 274例患者, 女性140例(51.1%), 停药时中位年龄48(9~84)岁。停药前, 172例(62.8%)患者应用IM治疗, 102例(37.2%)接受过二代TKI治疗, 包括73例IM转换二代TKI者和29例一线二代TKI治疗者。转换二代TKI的原因包括:37例因追求TFR在IM治疗获得深层分子学反应(DMR)期间转换二代TKI、7例因IM不良反应不耐受、29例因TKI治疗未达最佳治疗反应。接受过二代TKI者末次应用TKI类型包括:尼洛替尼96例(94.1%), 达沙替尼3例(2.9%), 氟马替尼2例(2.0%), 1例为二代TKI不耐受再次更换为IM治疗。IM治疗组和二代TKI治疗组在确诊时中位年龄、停药时中位年龄、性别、Sokal评分、TKI治疗前是否应用干扰素、TKI治疗至获得DMR中位时间、停药原因等基线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停药前TKI中位累积治疗时间(71.5个月对88个月, P<0.001)、末次TKI中位治疗时间(60个月对88个月, P<0.001)、DMR中位持续时间(58个月对66个月, P=0.002), 二代TKI治疗组均较IM治疗组显著缩短。停药后中位随访22(6~118)个月, 88例(32.1%)患者在中位6(1~91)个月失去主要分子学反应(MMR), 其中53例(60.2%)患者在≤6个月内失去MMR, 总体的TFR率67.9%, 12个月和24个月的累积TFR率分别为70.5%和67.5%。26例(9.5%)患者发生停药综合征。72例(83.7%)重启TKI治疗患者在中位治疗4(1~18)个月再次获得DMR。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停药前应用二代TKI治疗组患者的TFR率显著高于IM治疗组(77.5%对62.2%, P=0.041)。进一步亚组分析发现, IM转换二代TKI治疗组患者的TFR率显著高于IM治疗组(80.8%对62.2%, P=0.026), 二代TKI一线治疗组和IM治疗组TF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0%对62.2%, P=0.59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应用二代TKI治疗是影响停药患者TFR的独立预后因素(RR=1.827, 95%CI 1.015~3.288, P=0.044)。结论真实世界中, 二代TKI治疗较IM治疗使更多的CML患者更早获得更好的TFR。
-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北京大学; 郑州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