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蔬菜生产中普遍存在磷肥投入量高、利用效率低、环境风险大等突出问题,亟需研究磷素高效利用的施肥方法。【方法】在西南典型红壤上开展两年田间试验,供试作物为辣椒(Capsicum annuum L.)。试验设6个磷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处理,分别为不施磷对照(CK)、撒施P2O5 300 kg/hm2 (B300)、撒施P2O5150 kg/hm2 (B150)、撒施P2O5 100 kg/hm2 (B100)、穴施P2O5 100 kg/hm2 (I100)、氮磷配合穴施P2O5 100 kg/hm2(L100)。在辣椒成熟期测定产量、生物量、磷含量等指标,计算磷肥回收率、土壤磷素表观盈余、磷指数、经济效益等综合指标。【结果】辣椒产量两年趋势一致,5个施磷处理辣椒产量没有明显差异,但B150、I100、L100处理的辣椒产量显著高于CK。5个施磷处理间辣椒总生物量没有明显差异,但I100和L100处理两年的果实生物量(辣椒果实干重)显著高于CK。两年辣椒生产净收入均以I100处理最高。磷肥用量对辣椒各部位磷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L100处理的辣椒果实磷累积量两年均显著高于CK。I100、L100处理的磷肥回收率、磷肥农学效率及磷肥偏生产力均高于其他处理,且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B300处理的磷肥农学效率、偏生产力低于其他施磷处理。不同施肥量间土壤磷盈余差异显著,施用方式间没有明显差异,且两年趋势一致。B300处理磷盈余最多,达到116.4 kg/hm2,其他施磷量及施用方式处理土壤磷素盈余较B300处理显著降低59.5%~82.1%。基于磷指数分析,I100、L100处理的磷流失风险为低水平,其他施磷量及施用方式为中等水平。【结论】将施磷量从300 kg/hm2减到穴施100 kg/hm2对辣椒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增加了磷肥利用率,减少了土壤磷素表观盈余,将磷素流失从中风险级降至低风险级,并可增加辣椒生产的经济效益。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