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析高粱生物性状及产量在不同高粱大豆间作下的具体表现,以选择最佳的高粱大豆间作模式,促进高粱产量的提升。以辽宁省阜蒙县高粱为主要研究对象,共设置9种处理,即大豆单作(D)、高粱辽杂11单作(A1)、高粱辽杂13单作(A2)、2行高粱与2行大豆间作(2A1∶2D、2A2∶2D)、2行高粱与3行大豆间作(2A1∶3D、2A2∶3D)、2行高粱与4行大豆间作(2A1∶4D、2A2∶4D),分析不同高粱大豆间作对高粱生物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作高粱与间作高粱在穗粒重、千粒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处理的大豆结荚数存在显著差异,2A1∶2D、2A2∶2D、2A1∶4D、2A2∶4D比单作高粱的结荚数分别低37.88%、32.15%、22.45%、21.50%。高粱与大豆间作模式具有养分优势,可以增加氮积累量,2A1∶2D、2A1∶4D氮积累量分别高于2A2∶2D、2A2∶4D氮积累量的4.55%、4.34%。2A1∶2D、2A1∶4D土地当量比分别高于2A2∶2D、2A2∶4D土地当量比8.90%、10.16%,2A1∶2D、2A1∶4D水分当量比分别高于2A2∶2D、2A2∶4D水分当量比8.29%、9.13%。在土地生产力、水分、氮素利用等方面,高粱与大豆间作具有明显优势,与高粱辽杂13与大豆间作相比,高粱辽杂11与大豆间作有明显优势。因此,2A1∶4D为最佳的高粱大豆间作模式,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