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提取2020年安徽省某市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12 611份,参照《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0)》进行年龄分层汇总,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进行药品分类,《WHO-ART中文更新版5(2015)》和《药品不良反应术语使用指南》进行ADR名称定义,并分析其特点与转归。结果 12 611例ADR报告中,医疗机构报告9 781例(77.56%),报告人以医师和药师为主(82.76%);男女比例基本持平(1∶0.95),主要集中于45岁及以上人群(71.21%);怀疑药品共使用13 169例次,报告例次排名前3的类别为抗感染药(32.09%)、中成药(22.02%)、心血管系统用药(9.20%);给药途径以口服给药(49.43%)和静脉滴注(42.27%)为主;ADR累及系统/器官多见于胃肠系统(37.62%)、皮肤及其附件(19.74%)及全身性(14.75%);97.87%的ADR痊愈或好转。结论 该市ADR监测工作需进一步拓宽范围,均衡报告来源,提高报告质量;重视ADR高危因素,提升ADR信号识别能力,降低或避免ADR导致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