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2020年江西省噪声作业人员在岗期间听力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依据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和GBZ 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收集2020年江西省1 384家企业47 915名在岗期间职业噪声作业工人健康检查个案资料,对检查结果进行判定,分析听力异常检出率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47 915名在岗期间噪声作业工人中男性36 116人(占75.4%)、女性11 799人(占24.6%),平均年龄为(42.3±9.6)岁;工龄中位数为3年。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1.1%;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为0.2%。女性听力损失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均低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听力损失和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都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听力损失检出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在各工龄组别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21年工龄检出率最高,为0.4%;在地区分布中,上饶市听力损失检出率最高,赣州市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检出率最高;不同行业、经济类型、企业规模在岗期间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别以建筑业、股份制企业和微型企业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0.3%、15.0%和14.6%;不同经济类型和企业规模在岗期间噪声作业工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济类型以私营经济企最高,企业规模以小型企业最高。结论 2020年江西省噪声作业危害引起的职业健康损伤不容乐观,引起的听力异常与作业工人的人口学特征及企业类型直接相关,应加大对微小企业、私营企业、建筑行业等高危企业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加大职业卫生执法力度,完善健康监护,切实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