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颈椎矢状位参数测量颈椎前凸曲度的差异性及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颈部不适患者,通过测量侧位片颈椎矢状位参数,包括改良的Cobb方法(modified Cobb method, mCM)、Jackson生理应力线(Jackson physiological stress lines, JPS)、Harrison后切线方法(Harrison’s posterior tangent method, HPT)、Ishihara指数(cervical curvature index, CCI)及Borden法(Borden method, BM),分别从性别、年龄段、不同矢状面形态方面分析差异性,并分析不同矢状位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性别、不同矢状面形态的矢状位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的矢状位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颈椎前凸曲度的矢状位参数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其中HPT与JPS相关性最高(r=0.931)。结论 颈椎前凸曲度与性别有关,而与年龄段无关;颈椎矢状位参数测量能反映不同矢状面形态,不同颈椎矢状位参数在测量颈椎前凸曲度时相关性显著,综合评估更精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