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原发性肺癌营养不良患者与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222例住院原发性肺癌患者应用PG-SGA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并根据PG-SGA评分将患者分成3组:无或可疑营养不良组、中度营养不良组及重度营养不良组。分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营养指标及外周血多项炎症指标的关系。[结果] 22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中,无或可疑营养不良者占34.2%(76/222),中度营养不良者占36.0%(80/222),重度营养不良者占29.8%(66/222)。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组织学类型及血脂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营养不良程度加重,患者的临床分期较晚,其体质指数、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前白蛋白、白蛋白、预后营养指数呈逐步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更易出现血小板和D-二聚体的升高,且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水平更高,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指标前白蛋白和预后营养指数预测营养不良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63 mg/L和43;炎症因子指标CRP、IL-6、NLR、PLR和LMR预测营养不良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1.5 mg/L、13.5 pg/mL、4.2、177.4和1.9。经营养支持治疗后,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营养指标PAB、AL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炎症因子CRP、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肺癌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PG-SGA评分与炎症因子水平及营养指标相关性较好。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肺癌患者营养状况,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临床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