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孟津至桃花峪是黄河由山地丘陵向平原的过渡河段,河道游荡性强,沿河滩地不稳定性较为显著。明清时期,滩地开发日盛,由于河流主泓频繁摆动引起滩地面积、位置等发生变化,导致该河段长期存在滩地纠纷。为应对滩案与边界之争,地方政府在部分河段采取了以河为界向清分划界转变的策略,形成人为划定的几何边界。滩案解决既涉及边界的划分,也牵扯到经济利益的分配。对滩地田赋征收方式以及滩地拨补与划区等进行调整与改进,是官方解决滩案的惯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