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杜甫坎坷飘零的一生中,在成都郊外草堂居住的三年零九个月是他难得的安定时光,有着闲适的心态,可是当时国家内忧外患,杜甫深厚的儒家情怀、忧国忧民的意识决定其不可能有真正的隐士心态。所以,杜甫这一时期的创作具有独特魅力,正如黄庭坚所说的"韩文杜诗无一字无来处"。《江亭》是杜甫居住草堂期间表现其矛盾心情的代表作之一,故对该诗的细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