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5月采用PKP治疗37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前1d、术后3d、术后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较短,骨水泥渗漏9例,渗漏率为24%,无临床症状,另脊髓损伤、硬膜下血肿伴双下肢麻木及肌力2-3级1例,Frankel分型C级,经椎管减压、血肿清除、对症及康复治疗后1年随访患者双下肢功能达Frankel分型D级。37例均获得三月以上随访,随访期间无病椎塌陷及邻近椎体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d VAS评分(t=-31. 421,P<0. 001)、ODI评分(t=-23. 052,P<0. 001)较术前1d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月VAS评分(t=-24. 892,P <0. 001)、ODI评分(t=-24. 075,P<0. 001)较术前1d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有效缓解疼痛快、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等优点,疗效满意,但应注意管控风险,把握手术指征及精准操作技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
单位大竹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