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自伤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作者:陈哲平; 王艳秋; 陈丽潆; 王金峰; 金岳龙*; 姚应水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19, 40(04): 546-554.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19.04.019

摘要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自伤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为青少年自伤行为的识别、预防和发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芜湖市3所高校共3 68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自伤行为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基本人口学情况。结果高校大学生1~2次自伤行为的报告率为30.4%,3次及以上的报告率为11.8%,自伤行为在性别(χ2=76.98)、院校类型(χ2=153.71)、父(母)亲的职业类型(χ2值分别为16.88,13.40)、主要照顾者(χ2=13.79)和与父(母)亲的关系(χ2值分别为为47.48,40.01)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学类院校、父亲过度保护、母亲偏爱被试与自伤行为正性相关(OR=2.05,95%CI=1.64~2.55;OR=1.13,95%CI=1.06~1.20;OR=1.05,95%CI=1.01~1.09)。结论女性、医学类专业大学生更容易发生自伤行为,父母教养方式与高校大学生自伤行为有关联。父母应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和给予适当的情感温暖体验,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减少自伤行为的发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