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对四川省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超级杂交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蒋鹏; 罗晓莲; 夜明登; 肖洪; 李金荣; 周兴兵; **; 朱永川; 郭晓艺; 刘茂; 郭长春; 熊洪; 徐富贤*
来源:中国稻米, 2023, 29(05): 78-84.

摘要

为探明施氮量对四川省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超级杂交稻泸优727和高产杂交稻内6优107为材料,在四川省汉源县(高海拔)、沐川县(中海拔)和泸县(低海拔)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225、180、150、105、0 kg/hm2,分别记作N1、N2、N3、N4、N0)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间超级杂交稻产量差异较大。与泸县点和沐川点相比,汉源点超级杂交稻产量分别增加62.1%和84.1%,其增产优势主要表现在有效穗数、每穗粒数、齐穗前干物质、齐穗后干物质、总干物质和收获指数增加上。超级杂交稻产量对施氮量的响应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改变。汉源点和沐川点4个施氮处理间超级杂交稻产量差异不显著;泸县点N2处理超级杂交稻产量与N1处理相当,N3、N4处理超级杂交稻产量较N1处理分别显著降低6.7%和18.0%。超级杂交稻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氮肥减施量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与N1处理相比,N2、N3和N4处理超级杂交稻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增加6.8%~27.1%、27.9%~70.0%和37.3%~138.6%,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20.9%~25.5%、40.5%~53.6%和81.6%~118.8%。综合考虑超级杂交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汉源点和沐川点氮肥适宜减施量为20.0%~33.3%,泸县点氮肥适宜减施量为20.0%。

  • 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