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腹腔镜下对国人腹股沟区进行测量,了解国人腹股沟区的解剖结构特点及其与身体参数、疝类型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补片大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方法:于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中测量男性初发腹股沟疝患者的腹股沟区数据,共测量149例、243侧。术中以内环口内侧为中心,分别测量其至髂前上棘、耻骨结节、腹壁下动脉与腹直肌的交点(直疝三角顶点)及耻骨梳韧带的距离。结果:以内环口内侧为中心,其至髂前上棘的距离为(6.1±0.9)cm,至耻骨结节的距离为(4.8±0.7)cm,至直疝三角顶点距离为(4.3±0.8)cm,至耻骨梳韧带距离为(3.2±0.5)cm。不同类型的疝(直疝及斜疝)除内环口至髂前上棘的距离外,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之间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疝(10.9±0.9)cm vs.斜疝(10.9±0.9)cm]。左右两侧的测量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测量数据,建议国人行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前修补术时使用的补片为14 cm×12 cm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