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异物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降低食管异物并发症的发生和进行有效的临床处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1997年5月至2014.年9月于某院就诊的414例食管异物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以食管异物患者中发生并发症者为病例组,未发生并发症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基本特征及入院后治疗情况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食管异物患者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414例食管异物患者中60例发生了黏膜损伤,22例发生了穿孔;老年人群占食管异物患者总人数的35.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并发症的发生与异物性质、来诊时间存在关联(P<0.01);与误食兽骨比较,摄入枣核的病人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是前者的3.016倍(OR=3.016,95%CI:1.5785.763);出现食管异物后48小时及以上时间来诊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是12小时内就诊患者的2.186倍(OR=2.186,95%CI:1.1344.213)。2)发生并发症组进行开食管或开胸治疗’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3)有并发症组术后进食时间更长(P<0.05),其住院时间及术后出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多约2天。结论出现食管异物应及时就诊,并综合异物的性质和患者的情况选取正确的治疗方式,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减少住院总时间。
-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公共卫生学院; 解放军总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