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术前使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眼轴长度(AL)、角膜前表面屈光力(K)、中央角膜厚度(CCT)、中央前房深度(ACD)及角膜前表面散光度(AA)的影响及使用疗程与眼表屈光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7~11月于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符合TFOSDEWSⅡ中干眼诊断标准的ARC患者30例(52眼),采用自身对照前瞻性研究,给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每日4次,于不同时间点进行泪膜破裂时间(TFBUT)、泪液分泌试验(ST)、OSDI量表、IOL-Master及角膜地形图、眼前节分析检查,分析使用前和使用4周后TFBUT、ST、OSDI量表评分、AL、K1、K2、Kmax、CCT、ACD,使用前和使用后3 d、1周、2周、4周AA及不同时间点以5 min为间隔连续滴药3次,于第3次滴药5 min后的AA变化。结果 与使用前相比,使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4周后TFBUT、ST显著升高(P<0.05),OSDI量表评分和AA显著降低(P<0.05);用药3d后AA即显著降低(P<0.05),与使用1周、2周、4周测量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使用前相比,立即用药5min后AA显著降低(P<0.05),两者呈正相关且不受疗程的影响。结论 对于ARC患者术前行眼生物测量时,在明确其伴有干眼的情况下,应至少连续每日4次使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3 d后AA结果更可信。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