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个民族往往会天然地亲近与其文化精神相契合的器物、植物,并有意将它们摆放在社会生活的四处,让它们目所能及,因此也就爱所能至。正如中国文化中的玉石、兰花,前者被佩于身体或置于架柜,后者会养在厅堂或育在内室。玉与兰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化的天然一脉,正是因其独具的特征贴合了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君子。君子温润如玉,俊雅如兰,自古以来便是津津乐道的比喻。放眼世界,各国各地大都有这种喜好,这些文化符号和精神寄寓因地而异,呈现出文化和价值的差异。从审美角度,它们被赋予美好意义;从研究角度,它们不善伪装、不会改变,较之于人更加真实。将植物、器物的特征作为探寻人类之特质的发轫,第一位尝试着便是《菊与刀》的作者——本尼迪克特。菊的凄艳、刀的森厉,不仅是对日本武士形象的总结,也不失为日本整体形象的凝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