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对大鼠视网膜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姚晓倩; 万婷; 方媛; 牛亮亮; 毛一鸣; 周晓东*
来源: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3, 23(02): 157-162.
DOI:10.14166/j.issn.1671-2420.2023.02.009

摘要

目的 探究光损伤对大鼠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自制光照箱。取健康成年SD(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正常对照组大鼠饲养在12 h明12 h暗的正常环境中;实验组大鼠首先暗适应24 h,后采用5 000 lx照度的可见光照射48 h,再暗适应24 h。麻醉大鼠,时间约30 min。首先,应用视网膜电生理(ERG)检测大鼠视网膜功能;其次,取出大鼠眼球后放入眼球固定液或4%多聚甲醛,制作石蜡切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变化,冰冻切片行TUNEL染色,分别应用光镜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光损伤后视网膜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含量。结果 HE染色显示光照后视网膜外核层较正常明显变薄,颞侧较鼻侧视网膜损伤较重;TUNEL染色显示光损伤后视网膜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qRT-PCR及WB显示光损伤后视网膜组织表达TNF-α增多;ERG显示光损伤大鼠视网膜功能明显降低。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照后视网膜外核层损伤是导致视网膜功能受损的原因之一,视网膜损伤可能与TNF-α表达增多有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