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对社会责任的积极认知与道德情感。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过程是其在不同的生活领域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活动,建立社会关系的过程。根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可将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分为家庭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公共责任感、民族责任感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感等五个基本要素。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经历了"了解——关注——参与"的行为变化过程和"责任意识——责任情感——责任行为"的情感发展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做到目标有高度、过程有温度、方法有效度,教学要回归生活,要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在生活中体验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