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停午”一词,《汉语大词典》释为“正午;中午。停,通‘亭’。”最早的书证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三峡)重岩迭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停午”也作“亭午”。日可“停午”,月也可以“停午”,指月上中天。与日之“停午”时间确指“正午”不同,月之“停午”具体时间则所指不一,可以是半夜12时左右,也可以是其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