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浸润性乳腺癌PIK3CA基因突变谱, 为筛选潜在获益于靶向PI3K亚基特异性抑制剂的中国目标人群和制定检测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10月存档于北京协和医院的乳腺癌手术标本365例, 从中选取186例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浸润性乳腺癌, 以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其PIK3CA基因突变, 对比分析与已有报道变异类型之间的差异。结果从186例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中检出PIK3CA基因突变40例(21.5%, 40/186)。其中位于第9号外显子和第20号外显子的突变占92.5%(37/40), 包括E545K、E545G、Q546K、E542K、Q546R、P539R、E547D、H1047R、H1047L、H1047Q和N1044Y, 仅有1例标本含有第7号外显子的C420R突变。另外, 还发现2例涉及第1号外显子和第5号外显子罕见位点突变的标本, 突变分别是F83C和G364R。研究共发现18种变异, 根据数据, 以伴随诊断方法可检出含已知突变的标本占比为85.0%(34/40)。在队列中, 25.0%(10/40)的患者同时具有2种或3种突变, 涉及的位点包括E726K/N345K、H1047Q/N345K、H1047R/G364R、H1047R/E453K、E545G/E726K、E542K/E726K、E542K/H1047R、E545K/H1047R/H1047L和E545K/E547D。PIK3CA突变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PIK3CA野生型患者(P<0.05)。结论标本中除了常见位点占PIK3CA基因突变的绝大多数外, 还有新的罕见位点突变, 其临床意义尚待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及临床疗效相关性等研究以进一步确认。

  • 单位
    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