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采自陕西(SX)、四川(SC)、浙江(ZJ)、安徽(AH)4个居群的大花旋蒴苣苔(Boea clarkeana Hemsl.)种子为材料,观察不同干旱程度、盐浓度、pH值对大花旋蒴苣苔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EG胁迫对4居群种子的发芽率和萌发指数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四川和浙江2居群种子发芽势随PEG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居群种子的活力指数和幼苗根长均随PEG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aCl2和NaCl2处理下,4个居群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氯化钙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氯化钙处理对安徽居群幼苗的生根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氯化钠处理对陕西和浙江2居群种子的发芽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对陕西和安徽2居群种子的活力指数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陕西、四川和安徽3居群幼苗根长随氯化钠浓度的上升呈下降的趋势。萌发环境pH的变化对陕西、浙江和安徽3居群种子的萌发影响不明显,但弱碱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种子的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