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临床感染特点和耐药性,探讨乙二胺四乙酸-碳青霉烯类失活法(eCIM)联合改良碳青霉烯类失活法(mCIM)的临床应用,为有效防控院内感染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分离自不同类型临床样本的非重复CRE的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另随机选取80株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敏感性降低[最小抑菌浓度(MIC)≥2μg/mL]的CRE,联合mCIM和eCIM判断其产金属β-内酰胺酶和丝氨酸碳青霉烯酶的情况。结果共检出329株CRE,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59.0%),分布科室广泛,其中重症医学科和神经外科分别占16.4%和16.1%,感染部位多见于呼吸道(39.2%)。CRE总体对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5.1%和2.9%,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50.0%。随机选取的80株CRE中有57株产碳青霉烯酶,其中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CRE 28株。结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CRE耐药形势严峻,应随时监测,并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用药。eCIM联合mCIM检测成本低、操作简单,是一种经济、高效的表型筛选方法。
-
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