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肝衰竭(ALF)猪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MSCs)的生物学活性,为ALF-ADMSCs是否具有潜在的自体移植潜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获取急性肝衰竭猪来源的ADMSCs和正常猪来源的ADMSCs (Nor-ADMSCs),进行原代分离和培养。观察第1代与第5代ALF-ADMSCs的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ALF-ADMSCs增殖能力,检测和分析其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成软骨细胞、成肝细胞的能力,以及分析ALF-ADMSCs和Nor-ADMSCs中肝脏特异性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分离培养ALF-ADMSCs和Nor-ADMSCs,第1代与第5代ALFADMSCs细胞形态均与Nor-ADMSCs相似。ALF-ADMSCs和Nor-ADMSCs均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CD105和CD90,不表达或低表达造血干细胞表面标记CD14。ALF-ADMSCs与NorADMSCs增殖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or-ADMSCs相比较,ALF-ADMSCs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肝样细胞的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ALF-ADMSCs中表达量比Nor-ADMSCs高(12.48±0.59)倍。结论 ALF-ADMSCs具有正常的干细胞特征与生物学特性,没有因ALF微环境而改变,且其高表达肝细胞生长因子,或可作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理想细胞源。
-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西溪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