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早期金铜佛像和造像碑上至少发现佛、菩萨造像与铭文混淆现象15例,分6种类型,年代从北魏晚期至隋,延续近百年。在6世纪晚期,佛、菩萨名实混淆与莲花手观世音向无畏手观世音造型的转变有关。在鸠摩罗什译《观世音普门品》中,有关观世音可化身为佛和"施无畏者"记载的传播和流行,促成了金铜无畏手观世音和佛装观世音出现。佛、菩萨造像混淆现象可上溯到印度早期佛像时期,并贯穿中国佛教造像一千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