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除6大主城区外的12个县(市、区)为基本研究地域单元,从土地、人口、经济3方面构建农村“空心化”的测度框架,综合运用熵值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农村“空心化”进行测度,揭示特大城市外围区域农村“空心化”的空间地域分异特征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哈尔滨市外围县(市、区)农村人口“空心化”高、低值区域镶嵌式分布,土地“空心化”由中部向两侧纵向逐渐减小,经济“空心化”高、低值区域分布与人口“空心化”低、高值空间分布有较大的相似性。(2)综合“空心化”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态势,以高值区为主,中值区为辅,低值区空间地域单元较少,空间分布由中部向南北两侧逐渐减缓。(3)农村人口数量、城镇化率、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区域经济结构5个因素对哈尔滨市外围县(市、区)农村“空心化”的影响较大。其中,农村人口数量、城镇化率、耕地面积、区域经济结构呈负相关,农作物播种面积呈正相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