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条对滩羊肉品质、胃肠道挥发性脂肪酸及其菌群的影响

作者:李家博; 王小琪; 张志超; 陶金忠; 段子渊*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2023, 44(09): 96-103.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2060214

摘要

为探索日粮中添加柠条影响瘤胃、结肠内微生物生成的挥发性脂肪酸水平,进而调节滩羊肉品质、脂肪组织中主要脂肪酸含量的作用,本研究选取12只四月龄滩羊母羔随机分为两组,NC组饲喂30%精料及70%苜蓿颗粒,CK组为10%柠条替代等量苜蓿。预饲期10 d,正试期60 d。饲喂期结束屠宰时取其背最长肌、股四头肌、皮下脂肪,瘤胃、结肠内容物,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对滩羊瘤胃、结肠内菌群、脂肪组织的脂肪酸含量及肌肉理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饲喂柠条可导致滩羊股四头肌的压榨损失有提高的趋势,系水力和熟肉率有所下降;但饱和脂肪酸有降低的趋势,不饱和脂肪酸有提高的趋势;皮下脂肪中的软脂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瘤胃内丁酸和结肠内乙酸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肠内异丁酸和异戊酸等支链脂肪酸水平极显著提高(P<0.01)。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显示,瘤胃内5-7N15菌属和YRC22菌属均与丁酸含量趋向正相关,而结肠内密螺旋体属与乙酸含量趋向正相关,但与异丁酸含量趋向负相关(0.05<P<0.1);结肠内异丁酸含量与股四头肌的熟肉率、系水力和压榨损失分别呈高度负相关和正相关,乙酸亦与背最长肌pH呈负相关关系。综上,柠条部分替代苜蓿饲喂滩羊,可以提高脂肪组织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可作为反刍动物的粗饲料加以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