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 181例ADR报告从ADR发生的年龄与性别分布、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ADR报告类型及ADR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181例ADR报告中,男性1 501例(47.19%),女性1 680例(52.81%);ADR在各年龄段均有分布,>5060岁者ADR发生率最高,有829例,占26.06%;引起ADR药品以抗感染药物居多,且主要为头孢菌素类,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用药;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73.09%;ADR最常累及系统/器官为全身性损害,占23.07%;一般ADR占87.11%,大多好转或治愈,新的ADR占12.39%,严重ADR占0.69%,其中1例留有后遗症,参麦注射液发生过敏性休克而死亡1例。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ADR监测和报告工作,降低用药风险。

  • 单位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