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该院急性白血病(AL)合并血流感染(BSI)的病原菌分布、耐药现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1日至2021年10月26日于该院血液科就诊的AL患者34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75例发生BSI。分析AL合并BSI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鉴定病原菌;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该院AL患者BSI发生率为22.0%,病死率为28.0%。革兰阴性菌分离率为71.6%,主要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除对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加环素、阿米卡星等较敏感外,其他菌株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分离率为25.3%,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链球菌属,除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替加环素等较敏感外,其他菌株耐药率较高。真菌分离率为3.2%,均为念珠菌,且均对伊曲康唑表现为非敏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脓毒血症或感染性休克是影响AL合并BS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引起AL患者发生BSI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抗感染宜选用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替加环素;抗革兰阳性菌感染治疗宜选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加环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