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教育问题。校园欺凌在性别、年龄、角色等方面存在差异性。由于视角的不同,师生对校园欺凌的内涵、发生率、教师干预、类型以及教师欺凌的认识存在明显差异。教师的责任心、对校园欺凌的认识、接受的反欺凌培训、采取的干预策略以及师生的自我效能感、师生关系等,都会影响教师欺凌干预的效果。要通过开展教师反欺凌培训、引入专家力量、增强师生沟通、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等方式,切实提高校园欺凌干预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