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养阴祛瘀方辅助治疗对肺结核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1日—2020年5月31日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肺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2EHRZ/4HR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养阴祛瘀方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痰转阴、病灶转归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VEGF、IFN-γ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46/50)高于对照组76.0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均较治疗3个月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清VEGF水平较对照组降低,IFN-γ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4+/CD8+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CD8+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D4+、CD4+/CD8+指标均较对照组升高,CD8+指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肝损害发生率(40.00%、2.00%、4.00%)明显低于对照组(82.00%、18.00%、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阴祛瘀方辅助治疗肺结核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病情转归,增强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及化疗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单位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