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种间互作对燕麦‖大豆、燕麦‖绿豆系统中作物氮素吸收和结瘤固氮特性的影响,筛选高效氮素吸收的燕麦‖豆科系统。【方法】于2013—2014年2个燕麦、大豆和绿豆生长季,在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进行盆栽试验,设置7个处理(燕麦单作、大豆单作、绿豆单作、燕麦‖大豆根系无分隔、燕麦‖大豆根系完全分隔、燕麦‖绿豆根系无分隔和燕麦‖绿豆根系完全分隔),采用根系分隔技术研究燕麦‖大豆、燕麦‖绿豆根系无分隔和根系完全分隔系统中各作物氮素含量,豆科作物结瘤特性及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与燕麦单作相比,燕麦‖大豆、燕麦‖绿豆根系无分隔系统均显著提高了燕麦茎、叶和穗的氮素含量(P<0.05),燕麦‖大豆、燕麦‖绿豆根系完全分隔系统对燕麦各器官的氮素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与豆科作物单作相比,燕麦‖绿豆根系无分隔系统显著提高了绿豆茎、叶和豆的氮素含量(P<0.05),而燕麦‖大豆根系无分隔系统对大豆各器官的氮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燕麦‖绿豆根系无分隔系统显著提高了绿豆根瘤数、根瘤重和根瘤固氮酶活性(P<0.05),两年试验中分别提高了38.45%、26.38%、9.09%和28.57%、20.16%、2.23%。燕麦‖大豆根系无分隔系统对大豆根瘤数和根瘤重影响均不显著(P>0.05),两年试验中分别提高了26.22%、28.30%和31.29%、36.8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燕麦地上部器官的氮素含量与豆科作物根瘤数、根瘤重和根瘤固氮酶活性均呈正相关关系,而燕麦根系的氮素含量与豆科作物根瘤数、根瘤重和根瘤固氮酶活性呈负相关关系。【结论】燕麦‖绿豆是一种氮素吸收效率较高、固氮能力较强的禾豆间作模式,可为燕麦‖豆科作物生产提供依据。
-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农业部; 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