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基于现实政治诉求,借助主流媒体话语进行民众动员。其中,塑造符合诉求的民众形象成为一项重要内容。"三八""四四""五一""五四"等与民众关系密切节日中的话语成为展现民众形象的一条主要渠道。中共节庆话语有意识地呈现了不同于旧有认知的民众形象,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事例描述都在塑造一种契合时代要求的"新人"形象:"能顶半边天"的妇女"、能干大事"的儿童"、站在最前沿"的工人、"勇敢而热情"的青年。正是借助这些不同以往的"新人"形象,边区政权不断地加强乡村民众的行为引导,努力促使民众的思维行为渐趋向"新人"形象靠拢,从而助力于民众动员的有效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