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被诊断为盆腔器官脱垂Ⅲ度和Ⅳ度的患者共129例, 其中63例进行阴式全子宫切除及自体组织盆底重建术, 66例进行传统的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评价围手术期及术后各项治疗评价指标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两组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重建组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组更长(P<0.05)。自体重建组术后尿道旋转角度、膀胱后角变化及膀胱颈移动度均小于术前(P<0.05), 且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膀胱颈移动度小于传统手术组(P<0.05)。传统手术组术后12个月膀胱颈移动度大于术后3个月(P<0.05)。两组术后12个月盆底影响问卷简表(PFIQ-7)及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简表-12(PISQ-12)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及新发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自体组织盆底重建术后盆底解剖结构稳定性优于传统手术组, 尤其是对于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