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应该说,"国族"是民族国家架构下的概念,可理解为民族国家中"国家民族"的简称。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将"国族"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放大,将"国族"视为现代主权国家建构中的普遍现象。然而,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当今各国的实践中,民族国家并不是近现代主权国家建立过程中自始至终全覆盖的唯一类型。与此相应,所谓"国族"也并不是所有主权国家的普遍的、唯一的选择。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现代主权国家建构过程以来,它至少经历了由宗教/王权国家、族裔/民族国家到人民/公民国家的若干发展过程。很显然,所谓的"国族"并不能覆盖这些不同的国家类型,而只与族裔/民族国家有关。这在作为现代主权国家发祥地的欧洲比较突出,在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我国也有相应的表现:如果说末代的清王朝曾进行"新政",试图实现由传统帝国向现代王权国家的转型,民国时期则可视为典型的民族国家建构探索,其间也曾提出和流行过所谓的"国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我们的国家建构超越了族裔/民族国家,实现了向人民国家的跨越,也告别了民国时期的所谓"国族"建构。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我们的多民族国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为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腾飞展现了空前广阔的未来。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