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东方之旅》被认为是黑塞的重要转型之作,但由于运用了大量的密码式语言、象征和隐喻,其思想主旨与诸多细节都显得十分晦涩,历来争议颇多。本文立足于黑塞与伊利亚德在思想倾向、文化立场等方面的相似性,以后者的相关宗教理念为参照,对《东方之旅》的乡愁主题进行尝试性的解析。在伊利亚德看来,宗教传达着人类对于完美的神话乐园之乡愁;虽然传统宗教在现代世界走向了衰落,但"乐园的乡愁"却在现代文化与文学艺术中得到大量的遗存。结合黑塞其他代表性作品来看,《东方之旅》中的乡愁包含"永恒""自我""自然"三个维度,与伊利亚德所言"乐园的乡愁"形成了诸多层面的呼应。具体而言:东方之旅既是人类克服时间性存在、寻归永恒家园的精神之旅,也是个体克服对极性存在、追寻整全自我的象征之旅,还是人类克服其与自然的对抗、恢复原初和谐的乌托邦之旅。虽然黑塞主要将克服现代精神危机的希望寄于艺术,但其对危机根源及克服危机之途的思考均带有浓郁的宗教底色,始终在艺术与宗教之间游移。就此而言,在《东方之旅》和黑塞此前作品之间并不存在截然的断裂,而是表现出明显的延续性。在伊利亚德宗教理论视阈中考量《东方之旅》,不仅有助于澄明作品中的诸多隐晦细节,也有可能为黑塞其他作品的研究提供一个整体性的参照。
- 单位